近年來,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呈現高發、低齡化趨勢,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。
有數據顯示:我國小學生近視比例為 45.7% ,初中生達 74.4% ,高中生達 83.3% ,大學生 87.7% 。(來源:央視新聞)
為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,教育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有關部門,開始落地多項政策。
本月初( 8 月 2 日),兩部委就打出了“組合拳”,共同起草《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(征求意見稿)》,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。
目前,征求意見階段已經結束,方案將在近期正式印發實施。
值得注意的是,實施方案中提出: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,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
60
分鐘,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考試次數等。
看到這則消息,是不是都很開心?
但光靠減少作業量、考試次數,還遠遠不夠哦!
我們大人也要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,這樣才能更好地預防近視,保護孩子眼睛健康!
知己知彼,方能百戰不殆!只有先了解近視的原因、癥狀,才能更好地
“對癥下藥“。
引發近視的原因
近視是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,如遺傳因素,營養因素,環境因素。
遺傳因素
近視眼有一定的遺傳傾向,已被公認,尤其是高度近視。有遺傳因素者,患病年齡普遍較早,多在
6.00d
以上。但也有高度近視眼,無家族史。高度近視眼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,一般近視眼屬多因子遺傳病。
營養因素
高糖、高蛋白及微量元素鎘、鍶和鋅等的缺乏會引起近視。另,體質的薄弱也可影響到近視的發生。
環境因素
長時間看手機、電腦等電子屏幕產品及看書坐姿不正確。因為青少年的眼球,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,調節能力很強,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較大,而閱讀等近距離工作時的調節和集合作用,使肯外肌(主要是內直肌)對眼球施加一定的壓力,眼內壓也相應升高,隨著作業的不斷增加,調節和集合的頻度和時間也逐漸增加,睫狀肌和眼外肌經常處于高度緊張狀態,調節作用的過度發揮可以造成睫狀肌痙攣,從而引起一時性的視力減退。
近視征兆
當孩子突然開始頻繁、長時間地揉眼睛、瞇眼等,千萬要提高警惕,很可能是近視的征兆。
預防近視要有技巧
1.
和孩子約法三章,控制其看電子屏幕的時間,建議不超過
30
分鐘。
2.
要在光線充足的地方看。
3.
要避免反光,比如書桌邊須有燈光裝置。
4.
當孩子做作業時,不可彎腰駝背,要端正坐姿。
5.
平時,應養成做眼保健操的習慣。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,青少年近距離用眼應每小時休息一次。
6.
教會孩子注重個人衛生,注意眼部的衛生,防止感染。
7.
積極參加戶外活動,多看看青山綠水。
8.
建議家長定期帶孩子接受眼病篩查,每三個月或六個月篩查一次,特別是有吸氧史,有高危因素的早產兒、新生兒,滿月后就要篩查。
- 上一篇: 畢淑敏:關于教育孩子的4個建議
- 下一篇: “再富也要窮孩子” 值得思考的德國教育理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