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人,那園,那情
作者
|
802
班 周子俊
我又一次離開家鄉,看見那初春的菜園,想起了我的童年,那是螞蚱的舞臺
,
鳥兒的天空
,
昆蟲的天地,走進這如同走進我兒時在家鄉玩耍時的菜園。
剛走進初春的菜園,蒙蒙細雨下,那草遠看像是片草原,可一近看,這一團,那一簇,使人不禁想起韓愈的
“天街小雨潤如酥,草色遙看近卻無。”突然,不知何處的悠揚笛聲隨著風飄進我的耳朵,那笛聲仿佛長著一雙思鄉的翅膀,正如當年李白在《春夜洛城聞笛》中所述:“誰家玉笛暗飛聲,散入春風滿洛城?!?
小時候,在這里,爺爺教我讀詩
。
聽,是誰在吟那
“水光瀲艷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”
?
聽,是誰在吟那
“渭城朝雨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”?是誰在吟那“紅酥手,
黃縢酒,滿城春色宮墻柳
”?
哦,
是他們,是蘇軾,是王維,是陸游,是
……是他們,是唐詩,是宋詞,是元曲,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積淀!
在雨打殘荷的日子里捧一杯香茗,坐在這,翻閱手中那些泛黃的詩詞,閉眼,用心去聽古人的愁緒:辛棄疾的
“
五十
弦翻塞外聲
”看似是將士們激昂的號角,細細一品,卻被他深切的愛國之情觸動;李清照輕吟“一種相思,兩處閑愁”,哦,是思念夫君了吧?可用心感悟時,我卻為她獨自一人靜度年華的恬淡所折服
;
李商隱寫下
“錦瑟
無
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華年
”,以心聆聽,我卻與他感慨時光如白駒過隙的無奈產生幾分共鳴。這就是在寂靜的菜園中用心得到的,那詩中的淺愁深恨也只能在此安靜的地方才能得到。
“
嘩啦啦
”
,
“
嘩啦啦
”,
一陣大雨
擾
亂了我的愁思,把我拉回現實,我只得帶著回憶后對家鄉的思念向屋內慢慢走去。
(指導教師:方堃)